大卖场里的人类学家:用人文科学搞懂消费者,解决最棘手的商业问题
关于企业经营上的种种疑问,例如:什麽产品最好卖?顾客最愿意接受的价格为何?Google眼镜的预期销量……几乎都可以仰赖大数据来预测和解读,这项新兴科技,却让我们逐渐与消费者真实生活中丰富多彩、但不能量化的讯息隔绝。若将思考的工作转嫁给大数据,不关心消费者的内心感受,我们很容易失去对自己公司及产业的想像力和直觉,误判市场需求的演变。 大家普遍认为,消费者都是理性的决策者,可以依据个人偏好,做出最佳判断。企业只要透过问卷调查、焦点团体,问对问题,分析对资料,就能了解消费者真正的行为。 真是这样吗? 两位研究人类行为的专家,在本书不仅釐清这些假设引导企业犯错的可能性,更提出人文科学的方法...
Saved in:
主要作者: | |
---|---|
格式: | 圖書 |
語言: | Chinese |
出版: |
台北市 :
远见天下文化,
2014.06
|
版: | 第一版 |
叢編: | 财经企管;
|
主題: | |
標簽: |
添加標簽
沒有標簽, 成為第一個標記此記錄!
|
書本目錄:
- 序 海量资料的深厚感动/萧瑞麟 序 公事包裡的哲学家/胡哲生 序 拨云见日的研发人生/吴仁麟 前言 第一章 航行在迷雾中 PART 0NE对人的谬误理解 第二章 商业分析、资料与逻辑──惯性逻辑问题解决思考模式 第三章 发挥创意──跳脱框架的问题解决思考模式 PART TWO对人的正确理解 第四章 人文科学 第五章 浴火重生的乐高 第六章 康乐保的产品设计 第七章 英特尔与爱迪达的企业策略 第八章 如何遇见拨云见日的一刻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