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思慢想

「快思」与「慢想」是我们脑中的两位主角。它们大部分时候是朋友,有时是敌人,更常一起并肩打仗!   我们何时要相信直觉?何时要对抗直觉与偏见,召唤所有理性出来打仗?我们总以為能驾驭自己的思考,事实上,人们的行為常常受到未知因素所影响。我们对思考的机制充满假设与误解,又很依赖直觉的感知和记忆,常常做出因个人偏见导致的错误决策。   如果你希望自己更聪明、更冷静,就要学会掌握「快思」与「慢想」的游戏规则。   康纳曼介绍了很多有趣的经典行為实验,披露思考的捷径、替代、偏好、框架、锚点等效应。不仅让我们对大脑的复杂与非理性恍然大悟,也指出我们在什麼情况下该相信灵光乍现,什麼时候该叁思而行,该运用哪些技...

Cur síos iomlán

Sábháilte in:
Sonraí bibleagrafaíochta
Príomhchruthaitheoir: 康纳曼 (Daniel Kahneman) 著;洪兰译
Formáid: LEABHAR
Teanga:Chinese
Foilsithe / Cruthaithe: 台北市 : 远见天下文化, 2012.10
Eagrán:第一版
Sraith:财经企管;
Ábhair:
Clibeanna: Cuir clib leis
Níl clibeanna ann, Bí ar an gcéad duine le clib a chur leis an taifead seo!
Clár na nÁbhar:
  • 导读 前言 ︱第一部︱两个系统  01 故事中的人物  02 注意力和力气  03 懒惰的控制者  04 联结的机器  05 认知放鬆度  06 常模、惊讶与原因  07 骤下结论的机制  08 我们如何做出判断  09 回答一个比较容易的问题 ︱第二部︱捷径与偏见  10 小数原则  11 锚  12 可用性的科学  13 可用性、情绪和风险  14 汤姆的专业  15 琳达:少就是多  16 因果机率胜过统计机率  17 回归到平均值  18 驯服直觉的预测 ︱第叁部︱过度自信  19 了解的错觉  20 效度的错觉  21 直觉vs.公式  22 专家的直觉:我们什麼时候可以信任它?  23 外头的看法  24 资本主义的引擎 ︱第四部︱选择  25 贝诺里的错误  26 展望理论  27 赋予效应  28 坏的事件  29 四倍的形态  30 稀少的罕见事件  31 风险政策  32 计分  33 逆转  34 框架和真实界 ︱第五部︱两个自我  35 两个自我  36 生命像个故事  37 经验到的幸福  38 对生活的沉思  总结  附录A 不确定情况下的判断:捷径和偏见  附录B 选择,价值和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