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正解红楼梦
内容简介 · · · · · · 三百多年前一部《红楼梦》的横空出世,成为中华民族一个特异的存在。它作为一部空前绝后的盖世之作标志著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最高峰。它文备众体,诗词文赋各种体式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淮。从卓绝的叙事结构到草灰蛇线的伏笔再到各种表现手法的运用,《红楼梦》在思想、艺术上做到了完美的结合,是封建社会末期生活的百科全书。 与此同时,自这部奇书出现以来也引发了后世绵延不绝的探讨与争鸣,红楼梦研究也成为最热门的研究,被称为“显学”。“红楼”在中国乃至海外都几乎成了一种情结,由学界,而政界,而商界,或考证,或赏析,梦里梦外各种说法,彼此呼应,波澜壮阔;从政坛领袖、各级干部、红学泰...
Saved in:
Main Author: | |
---|---|
Format: | Book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北京 :
北京出版社,
2007.1
|
Edition: | 第一版 |
Subjects: | |
Tags: |
Add Tag
No Tags, Be the first to tag this record!
|
LEADER | 04502cam a22002657a 4500 | ||
---|---|---|---|
001 | (Sirsi) a69544 | ||
005 | 20190330152235.0 | ||
008 | 180807n2007 my ||||d||||||000|1|chi|d | ||
020 | |a 9787200067637 |q 平装 | ||
040 | |a SMLIBRARY |b eng |c SMLIBRARY |e AACR2 | ||
100 | 1 | |a 胡适 著 | |
245 | 1 | |a 名家正解红楼梦 | |
250 | |a 第一版 | ||
260 | 3 | |a 北京 : |b 北京出版社, |c 2007.1 | |
300 | |a 319页 : |b 双色印刷 ; |c 16.8 x 22.8 cm | ||
505 | |a 目录 正解曹芹 第八页红楼梦考证(节选)/胡适第八页曹雪芹与《红楼梦》(节选)/冯其庸第二十五页所谓曹雪芹“小像”的谜/胡适第二十八页 红楼正名 第三十四页《红楼梦》正名/俞平伯第三十四页“红楼梦”解(节选)/周汝昌第三十九页《红楼梦》的本名与异名/林冠夫第四十五页 思想艺术追踪 第四十九页《红楼梦》杂论/鲁迅第四十九页《红楼梦》之精神/王国维第五十三页《石头记》索隐/蔡元培第五十七页《红楼梦》的风格/俞平伯第七十六页《红楼梦》的容量和特色/王蒙第八十四页 正解红楼人物 第九十页论《红楼梦》(节选)/何其芳第九十页 王熙凤的魔力与魅力/吕启祥第一一三页花的精魂诗的化身——林黛玉形象的文化蕴含和造型特色/吕启祥第一三五页是是非非宝丫头(节选)/周思源第一五一页霁月光风耀玉堂——史湘云之“憨”与“豪”(节选)/胡文彬第一五七页花袭人论(节选)/王昆仑第一六三页贾宝玉的性格特点和他的恋爱婚姻悲剧(节选)/吴组缃第一七一页 正解红楼谜案 第一八七页秦可9即和东府/周汝昌第一八七页“情”在红楼/周汝昌第一九零页 正解大观园 第一九五页论大观园(节选)/宋泣第一九五页解说大观园(节选)/周汝昌第二零二页虚实隐显之间——漫话“大观园”的艺术创造(节选)/李希凡第二零五页大观园与清代园林艺术(节选)/顾平旦第二一一页 红楼诗曲“夺目红” 第二一七页论《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节选)/蔡义江第二一七页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蔡义江第二二七页 红楼民俗 第二四一页曹雪芹写吃/李国文第二四一页宝鼎茶闲烟尚绿——《红楼梦》与名茶(节选)/胡晓明第二四九页吃螃蟹/邓云乡第二五二页从衣饰到神采(节选)/周汝昌第二五八页金饰·虾须镯/邓云乡第二六一页《红楼梦》民俗考辨/土默热第二六七页祭祖/邓云乡 第二七三页骑射/邓云乡第二七九页版本、脂评探微 第二八三页红楼梦辨(节选)/俞平伯第二八三页流行本《红楼梦》后四十回续书/俞平伯第三零七页脂批透露的《红楼梦》后半部分内容推论/土默热第兰零九页名家红学漫谈 第三一三页已成为显学的当代红学(节选)/刘梦溪第三一三页漫谈红学/俞平伯第三一六页 | ||
520 | |a 内容简介 · · · · · · 三百多年前一部《红楼梦》的横空出世,成为中华民族一个特异的存在。它作为一部空前绝后的盖世之作标志著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最高峰。它文备众体,诗词文赋各种体式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淮。从卓绝的叙事结构到草灰蛇线的伏笔再到各种表现手法的运用,《红楼梦》在思想、艺术上做到了完美的结合,是封建社会末期生活的百科全书。 与此同时,自这部奇书出现以来也引发了后世绵延不绝的探讨与争鸣,红楼梦研究也成为最热门的研究,被称为“显学”。“红楼”在中国乃至海外都几乎成了一种情结,由学界,而政界,而商界,或考证,或赏析,梦里梦外各种说法,彼此呼应,波澜壮阔;从政坛领袖、各级干部、红学泰斗,到艺术家、普通读者、平民百姓,对“红楼”或读之,或研之,或拍电影、电视剧,甚至重拍电视剧……关于红楼的名目长久不衰,蔚为大观。 | ||
650 | |a 中国文学 | ||
650 | |a 名家正解红楼梦 | ||
650 | |a 文学研究 | ||
903 | |a SMLNEWITEM | ||
904 | |a 1 | ||
942 | |2 ddc |c BOOK | ||
952 | |0 0 |1 0 |2 ddc |4 0 |6 895_100000000000000_4730 |7 0 |8 ADULT | ANFIC | DONATED |9 25705 |a SMLIBRARY |b SMLIBRARY |c ADULT |d 2018-08-07 |g 20.00 |l 0 |o 895.10 4730 |p BK10061885G |r 2019-03-30 00:00:00 |t 1 |v 20.00 |w 2019-06-25 |y ADULTBOOK | ||
999 | |c 21540 |d 21540 |